分享至
#落實循環經濟
2024.07.29

廢牡蠣殼循環再利用

觀看次數:66

永續經濟,廢牡蠣殼循環再利用!

【活化再利用牡蠣殼資材,落實循環經濟】

依據農業部2012-2022年農業廢棄物統計資料顯示,臺灣每年平均約產生13.8萬公噸的廢棄牡蠣殼,

這些廢牡蠣殼經常堆疊於養殖池邊,且大多做為飼料和飼料原料、堆肥、育苗栽培介質等應用,附加價值不高。

因此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從2018年起開始導入牡蠣殼加值關鍵技術,將牡蠣殼碳酸鈣加工改質成遇水放熱的氧化鈣,製成自發性熱源包。

 

【牡蠣殼發熱套組】

因應現代人的忙碌生活,「牡蠣殼發熱套組」以少開火的小家庭、經常外食的上班族及露營、登山者為主要訴求對象,

利用特製的發熱包,讓消費者免開火即可享受熱食的「自熱食品」。

 

【復熱產品溫度符合人體口腔和食道最適溫度 】

「牡蠣殼自發性加熱包」發熱後約6-7分鐘,即可使調理包的外部水溫達90°C,可加熱調理包溫度達約50°C,並至少維持20分鐘。

根據研究報告,通常人體口腔和食道的最適進食溫度約10-40°C,最高耐受的適口性溫度約50-60°C,

由牡蠣殼作為發熱包可復熱產品,其溫度符合人體口腔和食道之適口溫度。

 

【牡蠣殼加熱包優點天然、環保、安全、低成本】

相較於市售化學合成的發熱包,牡蠣殼發熱包除了更加天然、環保、安全之外,未來技術落地化後,

每包牡蠣殼加熱包成本可望降低至 15元以下,比市售加熱包約20元,價格可節省至少5元,相當具有競爭力!

 

返回列表